偏微分方程的积分变换法
积分变换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等方法,其中傅里叶变换适合求解无穷定义域上收敛的问题,而拉普拉斯变换适合求解半无穷定义域上的问题。
傅里叶变换对于在无穷区间上定义的分段连续函数$f(x)$,若满足$\int_{-\infty}^{+\infty} |f(x)|^2 dx < \infty$,则该函数具有以下傅里叶变换的性质:
傅里叶变换:\mathcal{F}\{f(x)\}(k) = F(k) = \frac{1}{\sqrt{2\pi}}\int_{-\infty}^{+\infty} f(x)e^{-ik x}dx
逆傅里叶变换:\mathcal{F}^{-1}\{F(k)\}(x) = f(x) = \frac{1}{\sqrt{2\pi}}\int_{-\infty}^{+\infty} F(k)e^{ik x}dk
线性性:\mathcal{F}\{af(x) + bg(x)\} = aF(k) + bG(k)
导数和积分的傅里叶变换:
一阶导数:\mathcal{F}\{f'(x)\} = ikF(k)
二阶导数:\mathcal{F}\{f''(x)\} ...
偏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法1
场论初步
正交多项式
傅里叶级数
半区间延拓
傅里叶级数的复数形式
傅里叶-贝塞尔级数
傅里叶-勒让德级数
Sturm-Liouville问题
场论初步想要使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偏微分方程,不可离开不同坐标系下微分算子的表示。我们首先得了解正交曲线坐标系。
正交曲线坐标系指的是在任意点处,坐标曲线互相正交的坐标系。对于空间中的无穷小线元,由直角坐标系的正交性可知:
ds_i^2=dx_i^2+dy_i^2+dz_i^2,i=1,2,3其中$ds_i$是沿坐标曲线$q_i(q_j=C_1,q_k=C_2)$的线元。由坐标曲线的定义可知:
dx_i=\dfrac{\partial x_i}{\partial q_i}dq_i,dy_i=\dfrac{\partial y_i}{\partial q_i}dq_i,dz_i=\dfrac{\partial z_i}{\partial q_i}dq_i所以线元的表达式为:
ds_i^2=\left(\dfrac{\partial x_i}{\partial q_i}\right)^2dq_i^2+\left(\dfrac{\partia ...
常微分方程
常微分方程
一阶常微分方程
线性一阶常微分方程
可分离导数的一阶常微分方程
无法分离导数的一阶常微分方程
二阶和高阶常微分方程
降阶法
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
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
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
齐次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
非齐次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
非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
通解
特解
线性常微分方程组
常微分方程含有未知函数的导数的方程,称为微分方程。常微分方程是指未知函数仅与一个自变量有关的微分方程:
F(x,y,y',y'',\cdots,y^{(n)})=0其中常微分方程的阶数为最高阶导数的阶数。此阶数不同于我们之前学习的方程的阶数,对于未知函数及其导数项的幂,只有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分。线性常微分方程如下:
\sum_{i=0}^{n}a_i(x)y^{(i)}=f(x)如果$f(x)=0$,则称为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;如果$f(x)\neq 0$,则称为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。
\begin{cases}
\text{线性} &
\begin{cases}
\text{齐次} &
\sum_{i=0}^{n}a_i(x)y^{(i)}=0\\
\text{非 ...
质点动力学
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
力学相对性原理
非惯性系与惯性力
质点动力学运动定理
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
角动量定理与角动能定理
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质点动力学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:
牛顿第一定律: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,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;
牛顿第二定律: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,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;F=ma
牛顿第三定律: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的。
第一定律提出了力和惯性两大重要概念,并且是在“惯性系”下研究物体。所谓惯性系,指的是满足第一定律的参考系。然而并不存在绝对的惯性系,牛顿的绝对空间也是人为假设。马赫对此进行了批判:所谓惯性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,而是来源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定义,进而给出力的定性定义;第二定律给出力的定量定义。除此之外,第二定律的完备性还暗示了决定论的思想,当然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不那么正确。系统的内禀随机性和非线性性也对告诉我们,实际问题中我们并不能够预测未来(因为世界是高维非线性的)。
由第二定律,加速度为0的时候,合力为0,可以导出静力学这一领域。
第二定律还指出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关联的,第三定律指出相 ...
质点系动力学
质点系运动定理质点系的物理量满足标量和矢量叠加定理:
m=\sum m_i,\vec{p}=\sum \vec{p_i},\vec{L}=\sum \vec{L_i},T=\sum T_i质心系质心的位置是质点的位置关于质量的加权平均,其质量为各质点质量之和:
m_0=\sum m_i,\vec{r}_0=\frac{\sum m_i\vec{r}_i}{m_0}质心的速度和加速度和动量为:
\vec{v}_0=\frac{d\vec{r}_0}{dt}=\frac{\sum m_i\vec{v}_i}{m_0},\vec{a}_0=\frac{d\vec{v}_0}{dt}=\frac{\sum m_i\vec{a}_i}{m_0},\vec{p}_0=\sum \vec{p}_i=\sum m_i\vec{v}_i这说明质点系的速度、加速度、动量和质心的速度、加速度、动量是相同的。
质心系具有以下性质:
质心系的质心静止,所以质心系中的质点系动量为0;
既然质心静止,通过下述的质点系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,可知质心系中的质点系动能和动量守恒(惯性力不做功);
质点系的角动量为:
\ ...
质点运动学
固定坐标系下的质点运动学
直角坐标系
极坐标系
柱坐标系
球坐标系
相对运动
任意平动参考系
旋转参考系
固定坐标系下的质点运动学矢量力学通过科学抽象,将研究对象简化为刚体乃至质点。我们通过矢量来描述质点的诸多物理量:
选定参考系的原点,质点的位置由径向矢量 $\vec{r}=r\vec{\tau}$ 表示;
质点的运动通过径向矢量的变化——位移来表示:$\Delta \vec{r}=\vec{r}_2-\vec{r}_1$;
质点的平均速度由位移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:$\bar{\vec{v}}=\frac{\Delta \vec{r}}{\Delta t}$;
质点的平均加速度由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:$\bar{\vec{a}}=\frac{\Delta \vec{v}}{\Delta t}$。
很多时候,我们更关心质点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:
\begin{aligned}
\vec{v}&=\lim_{\Delta t \to 0} \frac{\Delta \vec{r}}{\Delta t}=\frac{d\vec{r}}{dt}=\dot{r}\vec{\ ...
数学物理方法Content
数学物理方法Content数学物理方法(按梁昆淼老师的讲法)包括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,我这里顺便把概统也加上了。
复变函数复变函数即自变量是复数的映射及其计算与性质。物理中能涉及到复数的部分主要在于电磁学(波动光学)与量子力学。
复变函数
级数与留数定理
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聚焦于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解法。常微分方程一般解法较多,且存在许多已知的解析函数解(包括特殊函数);偏微分方程则有以下三种思路:
分离变量法: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,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本征值问题;
积分变换法:利用傅里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;
格林函数法: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积分方程。
常微分方程
特殊函数和方程
偏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法1
偏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法2
偏微分方程的积分变换法
偏微分方程的格林函数法
概率与统计如果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是概率论的“静力学”部分,那么随机过程对应着“运动学”,随机微分方程对应着“动力学”。随机过程本身是随机微分方程的解,而随机微分方程则是随机过程的动力学方程。
随机变量及其分布
随机过程
随机微分方程
理论力学Content
理论力学Content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学科,被称为理论力学。其下的两大分支分别为——经典力学(矢量力学)和分析力学。
矢量力学研究力学,很自然从矢量力学开始,如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、力等。用矢量来表征物理量,以力矢量为核心,自然牛顿力学离不开图像的介入,这也与后面的分析力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从运动的定义出发,结合力的作用,可以发展出质点的运动学和(静)动力学,进而扩展为质点系的动力学。
质点运动学
质点动力学
质点系动力学
相对论力学
分析力学分析力学则抛弃了力的核心地位与矢量这一主要工具,转而以能量为核心,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。
分析力学与经典力学是完全等价的,只不过,经典力学很难推广到其他领域;相反,分析力学则可以推广到电磁学、光学乃至量子力学。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,经典力学无法隐藏约束,只能将约束显式作为方程的一部分来减少自由度;如果我们不那么关注约束力的情况,那么分析力学可以简单明了的给出相应的运动规律。
达朗贝尔原理
拉格朗日动力学
哈密顿力学
在相应的理论框架下,分析力学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大显身手:
有心力和散射问题
小振动
刚体力学 ...
波动光学(衍射)
衍射导论
菲涅尔衍射积分
基尔霍夫衍射积分
基尔霍夫边界条件与傍轴衍射积分公式
衍射的分类
巴比涅原理
菲涅尔圆孔衍射
半波带法
单缝夫琅禾费衍射
矩孔夫琅禾费衍射
圆孔夫琅禾费衍射
夫琅禾费多缝衍射
正弦光栅
光栅光谱仪
闪耀光栅
\newcommand{\oiint}{\,\bigcirc\kern{-13.5pt}\int\kern{-7.2pt}\int}衍射导论当光波遇到障碍物的时候,或多或少偏离几何光学的直线传播,这种现象统称为光的衍射。光的波长和孔径线度相当时,衍射现象尤为明显,且关系满足:
\rho \Delta \theta\approx\lambda衍射现象可以使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,菲涅尔推导了衍射的数学表达式,称为惠更斯-菲涅尔原理:
\tilde{U}(P)=\oiint d\tilde{U}(P)菲涅尔衍射积分从物理的角度考虑,可以给出$d\tilde{U}(P)$的决定因素:
面元大小$dS$;
次波源的振幅$\tilde{U_0}$;
次波源发射球面波到场点$\dfrac{e^{ikr}}{r}$;
倾角因子$f(\theta_0,\th ...
表面光学
电磁场边值关系
菲涅尔公式
反射率和折射率(振幅关系)
相位关系
电磁场边值关系介质分界面两侧的电磁场有突变,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:
\begin{aligned}
\frac{\partial \mathbf{D}}{\partial t} &= \nabla \times \mathbf{H} + \mathbf{J} \\
\frac{\partial \mathbf{B}}{\partial t} &= -\nabla \times \mathbf{E} \\
\nabla \cdot \mathbf{D} &= \rho \\
\nabla \cdot \mathbf{B} &= 0 \\
\end{aligned}四个方程取积分极限,可得无电荷电流介质表面的边值关系:
\begin{aligned}
H_{1t}=H_{2t} \\
E_{1t}=E_{2t} \\
D_{1n}=D_{2n} \\
B_{1n}=B_{2n} \\
\end{aligned}写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的分量形式:
\begin{cases}
H_{1t} &= H_{2t} \\
E_{ ...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