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电子原子
LS耦合和jj耦合
在 原子的精细结构 中,我们谈到了多电子原子的退简并顺序:
- 电子相互作用导致$l_i,s_i$退化为$L,S$。
- 自旋轨道耦合导致$L,S$退化为$J$。
这在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远小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时,先处理显著项,再处理微扰项是成立的。对于另一种情况,即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远大于电子电子相互作用时,情况就会有所不同:
- 自旋轨道耦合导致$l_i,s_i$退化为$j_i$。
- 电子相互作用导致$j_i$退化为$J$。
两种近似方法分别对应了LS耦合和jj耦合:
较轻的原子常常适用LS耦合,而较重的原子则常常适用jj耦合:
后者是这样表示的:先计算$j_1,j_2$,然后从:
中组合出$J$的可能量子数。
泡利不相容原理
泡利不相容原理表述为:对于费米子,不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粒子占据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状态。
对于同科电子(指主量子数$n$和轨道量子数$l$相同的电子),组合的电子态远比非同科电子少得多。以两个p($l=1$)电子为例:
单个p电子的可能状态数$(l=1,s=\frac12)$为$3\times 2=6$,则两个p电子的可能状态数为$6\times 6=36$。
可以总结为下表:
S | L | 电子态 | 总数 |
---|---|---|---|
0 | 0 | $^1S$ | 1 |
0 | 1 | $^1P$ | 3 |
0 | 2 | $^1D$ | 5 |
1 | 0 | $^3S$ | 3 |
1 | 1 | $^3P$ | 9 |
1 | 2 | $^3D$ | 15 |
而对于同科电子,只有$^1S$,$^1D$,$^3P$是可能的(需要通过slater方法)。从中不难发现偶数定则:只有$L+S$为偶数的态才是允许的。
所以最终可能的组合数有$1+5+9=15$。这刚好可以通过$C_6^2=15$得到。
全同粒子 解释了偶数定则的缘由。
- 自旋量子数$S$为偶数时,自旋是反对称的;自旋量子数$S$为奇数时,自旋是对称的。
- 轨道量子数$L$为偶数时,空间是对称的;轨道量子数$L$为奇数时,空间是反对称的。
电子是费米子,因此它们的波函数必须是反对称的。如果一个电子组态是自旋反对称的(S是偶数),则其空间必须是对称的(L是偶数);如果一个电子组态是自旋对称的(S是奇数),则其空间必须是反对称的(L是奇数)。理解这段话的前提是认同“$S$是奇数的时候自旋是对称,而$L$是偶数的时候空间是对称的”这句话(这并不是显然的),这一点可以从CG系数中推出,见知乎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小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