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
满足定域或非简并条件的粒子系统可以采用玻尔兹曼统计,而不满足非简并条件的系统,需要用玻色-爱因斯坦统计或费米-狄拉克统计处理。
不满足非简并条件的气体叫做简并气体。不同于理想气体,简并气体不满足定域条件。尽管气体之间的距离更大,但是气体粒子本身的波包尺度也更大。同样的道理,固体虽然原子之间间距小,但是波包更小,是定域系统。
粒子的简并情况也有所区别,具体可根据逸度$z=e^{-\alpha}$进行分类:
理想气体(非简并) | 理想玻色/费米气体(弱简并) | 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 | 光子气体 | 自由电子气(强简并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$e^{-\alpha}\ll1$ | $e^{-\alpha}\ll1$但不可忽略 | $e^{-\alpha}\to 1^{-}$ | $e^{-\alpha}= 1$ | $e^{-\alpha}\gg 1$ |
其中,理想气体因为忽略相互作用,所以化学势$\mu$接近0,但我们在下面会讨论如果不忽略其影响会带来什么变化。自由电子气由于其费米能(化学势)远大于$kT$,所以在统计上表现出强简并特性。
我们多次谈到逸度,所以逸度是什么呢?由$e^{-\alpha}=e^{\mu/kT}$可得,逸度与化学势正比——当逸度很小的时候,意味着化学势远低于0,此时粒子倾向于逃逸出系统,这就是逸度的来源。当逸度很大的时候,化学势;远高于0,则会出现强简并的情况。
热力学统计量表达式
考虑玻色系统,对于巨正则系综,定义巨配分函数:
在系综理论中,我们会推导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的巨配分函数。
系综的平均粒子数:
系综和平均能量:
外界的广义作用力
熵:
巨热力学势:
对于费米系统,巨配分函数:
将玻尔兹曼统计和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对比:
玻尔兹曼统计 | 玻色统计 | 费米统计 | |
---|---|---|---|
配分函数 | $Z_1 = \sum_l \omega_le^{-\beta\epsilon_l}$ | $\Xi = \prod_l (1-e^{-\alpha-\beta\epsilon_l})^{-\omega_l}$ | $\Xi = \prod_l (1+e^{-\alpha-\beta\epsilon_l})^{\omega_l}$ |
平均粒子数 | $N = e^{-\alpha}Z_1$ | $\langle N \rangle =-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\alpha} \ln \Xi$ | $\langle N \rangle =-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\alpha} \ln \Xi$ |
平均内能 | $U =N(-\frac{\partial}{\partial\beta})\ln Z_1$ | $\langle U\rangle =-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\beta} \ln \Xi$ | $\langle U \rangle = -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\beta} \ln \Xi$ |
外力 | $Y -\frac{N}{\beta}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y}\ln Z_1$ | $\langle Y \rangle =-\frac1\beta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y} \ln \Xi$ | $\langle Y \rangle =-\frac1\beta\frac{\partial }{\partial y} \ln \Xi$ |
熵 | $S=Nk(\ln Z_1+\beta U)$ | $S =k(\ln \Xi + \alpha \langle N \rangle + \beta \langle E \rangle)$ | $S =k(\ln \Xi + \alpha \langle N \rangle + \beta \langle E \rangle)$ |
其实,玻色和费米统计的配分函数比玻尔兹曼“高一阶”(从求和变成连乘可以看出端倪)。对其求对数:
当满足非简并条件时,$e^{-\alpha}\ll 1$,所以可以用泰勒展开:
可以看到,直接化为了玻尔兹曼统计的配分函数。
弱简并理想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
在 玻尔兹曼统计 中,我们计算了理想气体的若干性质,现在我们考虑弱简并的理想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。回顾此前的粒子数计算(用巨正则配分函数统一描述):
这说明在非简并条件下,$\ln \Xi$对$\alpha$求导只改变符号。
在弱简并环境下就不能忽略:
的近似影响。代入 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 中的自由粒子态密度公式,直接写出配分函数的计算公式:
Note:对于玻色气体,如果温度太低,可能会出现$e^{-\alpha}\geq 2.612$的情况,此时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会发生,这时候上述式子就会因为$D(\epsilon=0)=0$而不成立。这一点在下一节会讨论。
考虑弱简并条件,我们可以对$\ln (1- e^{-\alpha-\beta\epsilon})$进行泰勒展开:
代入上式,得到:
这里引入理想气体的配分函数$Z_1$,逸度$z$和玻色函数$g_\nu(z)$:
现在,我们可以放心求解各个热力学量了:
进行简单的变换,就是:
同样的道理,可以定义费米函数:
导出费米气体的热力学量,这里不再赘述。显然,费米函数在同阶情况下小于玻色函数。
对比理想气体和理想玻色气体的热力学量:
量 理想气体 理想玻色气体 理想费米气体 配分函数 $Z_1=\dfrac{V}{h^3}\left(\dfrac{2\pi m}{\beta}\right)^\frac32$ $\ln\Xi=Z_1 g_{\frac52}(z)$ $\ln\Xi=Z_1 f_{\frac52}(z)$ $N$ $Z_1e^{-\alpha}=Z_1g_{\infty}(z)$ $Z_1 g_{\frac32}(z)$ $Z_1 f_{\frac32}(z)$ $U$ $\dfrac32 NkT$ $\dfrac32 NkT\dfrac{g_{\frac52}(z)}{g_{\frac32}(z)}$ $\dfrac32 NkT\dfrac{f_{\frac52}(z)}{f_{\frac32}(z)}$ $S$ $k\left(\dfrac52Z_1e^{-\alpha}+\alpha Z_1e^{-\alpha}\right)$ $k\left(\dfrac52Z_1 g_{\frac52}(z) + \alpha Z_1 g_{\frac32}(z)\right)$ $k\left(\dfrac52Z_1 f_{\frac52}(z) + \alpha Z_1 f_{\frac32}(z)\right)$ 可以分析,理想玻色气体的内能较理想气体更小,而理想费米气体的内能较理想气体更大,这表明玻色子之间存在等效的吸引作用,而费米子之间存在等效的排斥作用。
import numpy as np |
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(BEC)
由上述计算可知:
显然,由于粒子数是守恒的,当温度降低的时候,$Z_1$会变小,而$g_{\frac32}(z)$会变大。遗憾的是,$g_{\frac32}(z)$是有上界$g_{\frac32}(z)\leq g_{\frac32}(1)=\zeta(\frac32)\approx 2.612$的,且当$z>1$的时候,玻色函数发散。这里的原因在上面也提到了,是因为计算配分函数的时候,$\epsilon=0$的态密度为0:
这与玻色分布$a_l=\dfrac{\omega_l}{e^{\alpha+\beta\epsilon_l}-1}(e^{\alpha}\geq1,\mu\leq0)$相违背。
所以当温度降低到某个临界值时,$g_{\frac32}(z)$会达到上限,此时:
当温度继续降低,把配分函数的第一项提取出来:
对其求导得到粒子数:
这里的$N_0$是基态粒子数,$N_{\text{exc}}$是激发态粒子数。由于激发态粒子数目和温度成$N_{\text{exc}}\propto T^{3/2}$关系,这个式子可以转写为:
所以:
这时候激发态的能量为:
综合大于临界温度的情况,内能表达式为:
热容为(z也是T的函数,所以这里写不出解析的表达式):
化学势为:
如果是二维的非相对论粒子,则积分变为:
这个积分是发散的,所以二维非相对论粒子不会出现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现象。
import numpy as np |
热辐射和光子气体
瑞利-金斯公式
在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非相对论的能量关系,即$\epsilon=\frac{p^2}{2m}$。如果考虑相对论的能量关系(比如),我们就要改写 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 中的粒子数密度公式:
一般我们改写为以频率为自变量:
考虑到光子具有自旋量子数为1,不存在$m_z=0$的光子,那么简并度$\omega_l=2$,所以光子的态密度为:
瑞利-金斯根据能均分定理,认为每一个振动自由度具有能量$kT$,从而可以得到辐射场的能量谱:
瑞利近似在低频段拟合较好,但在高频段出现紫外灾难,即随着频率的增加,能量密度趋向无穷大,这显然不符合实际。归根结底还是将能均分定理用在所有自由度上是错误的。
维恩公式
维恩假设光子气体和理想气体一样,具有玻尔兹曼分布:
维恩公式在高频段拟合较好,但在低频段出现了明显的偏差。
配分函数:
得到内能和压强:
对比理想气体的内能和压强:
相对论的能量关系带来了系数的区别。
普朗克公式
使用光子气体描述热辐射场的观点是正确的,但是在确定光子气体的统计分布时,不能使用玻尔兹曼分布,更不能使用一致分布。光子气体的统计分布应该是玻色-爱因斯坦分布。由于光子气体是粒子数不守恒的,那么拉格朗日法只需要引入一个乘子:
$\alpha=-\frac{\mu}{kT}=0$意味着光子气体的化学势为0。可以看到,普朗克公式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近似分别就是瑞利-金斯公式和维恩公式。
总的内能为:
内能密度的最大值有:
这就是维恩位移定律。
也可以使用巨配分函数来计算,效果是一样的。光子气体的巨配分函数为:
所以内能:
压强:
那么两者的关系:
熵:
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气体
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气体是强简并理想费米气体(这是因为费米能的量级远大于$kT$)。根据费米-狄拉克分布:
这里考虑了自旋的两个简并。
电子的量子态数为:
平均电子数为:
化学势通过粒子总数求得:
对于0K的电子气:
所以:
解得:
这就是费米能级,令$\mu(0)=\frac{p_F^2}{2m}$,得到费米动量:
对于任意温度的电子气,可以参考 金属电子论 。